边缘聚控系统引领行业革新
2025年3月4日,禾麦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麦科技”)应福建省建筑设计院邀请,院方领导林卫东董事长、总工程师林洪钟、总工程师林能影、副总工程师张建辉、二院副院长黄剑雄、李益平信息技术中心主任等及核心设计团队出席会议并展开深度技术交流。禾麦科技创始人、董事长甘海洋携技术专家团队出席,围绕“边缘聚控系统”等核心产品,探讨智慧建筑领域的技术革新与节能增效新范式。此次交流标志着双方在智慧建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中迈出关键一步,不仅彰显了禾麦科技“技术破局者”的行业定位,更以颠覆性创新为智慧建筑领域注入全新逻辑,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01
技术筑基,23年深耕铸就硬核实力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禾麦科技自2002年成立以来,始终以“让科技丰富我们的生活”为使命,专注于软硬件自主研发与智造。公司凭借信息发布系统、边缘聚控系统、工控机及边缘云关等核心产品,构建起覆盖“云-边-端”的完整技术生态,为建筑、交通、电力等领域提供国产化、高可靠、低能耗的智慧解决方案。
直面行业痼疾:禾麦科技破解五大核心痛点
在智慧建筑领域,传统解决方案长期受限于多品牌设备割裂、数据孤岛丛生、能耗管理粗放、国外技术依赖、系统扩展僵化等顽疾。禾麦科技基于23年技术深耕,以国产化全栈能力重塑行业规则:
1. “万国设备难互通”:传统楼宇系统依赖进口协议网关,对接效率低、成本高,扩展性不强;
禾麦方案:边缘聚控系统内置覆盖所有工业协议库,支持“零代码”接入90%主流设备,部署周期缩短60%。
2. “数据沉睡无价值”:海量设备数据因格式混乱无法跨系统调用;
禾麦方案:通过北向管理(平台化集成)与南向技术(协议融合)的高度协同,为超高层建筑、智慧园区等场景提供一站式节能优化方案,释放管理效能。
3. “能耗黑洞难根治”:建筑运维成本中35%源于能源浪费,节能策略过于依赖BA厂家;
禾麦方案:AI驱动的动态能耗优化模型,实时调节设备运行状态,实现能效比至少提升40%。
4. “国产化替代焦虑”:关键设备受制于国外技术,面临断供与安全风险;
禾麦方案:从芯片、操作系统到中间件100%自主可控,获工信部信创最高评级。
5. “系统僵化难进化”:传统架构无法适应新场景扩展;
禾麦方案:微服务化“乐高式”架构,新增功能模块即插即用,支持业务无感升级。
02
创新破局,云边端协同重塑智慧建筑逻辑
在技术交流会上,甘海洋董事长系统阐释了禾麦科技的技术理念与实践成果:
“智慧建筑的未来不仅是设备的连接,更是数据的价值重构。禾麦科技边缘聚控系统通过‘去中心化’架构,将算力下沉至终端,实现毫秒级响应与能效动态优化。在某大厦项目中,部署了禾麦科技边缘云关及工控机,优化架构以及优化设备后,我们帮助客户降低60%的运维成本。”
会议重点探讨了四大前沿议题:
1. “云边端协同创新”:边缘聚控系统如何通过本地决策与云端智能的互补,破解大型建筑实时采集控制难题;
2.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的革命性创新”:从协议兼容到数据治理,构建全域感知网络;
3. “节能新范式”:基于AI算法的动态能耗优化模型,让建筑从“耗能体”转向“产能体”;
4. “设计-运维-施工全生命周期管理”:携手设计院、集成商打造自主可控的智慧建筑技术标准。
03
强强联合,共绘绿色建筑蓝图
福建省建筑设计院院长对禾麦科技的技术实力给予高度评价:
“禾麦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场景化落地经验令人印象深刻。边缘聚控系统直击建筑智能化转型的痛点,为设计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我们期待与禾麦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碳中和目标下的智慧建筑新范式。”
此次交流不仅是技术理念的碰撞,更标志着双方在绿色建筑标准共建、重大项目联合攻关、国产化生态培育等领域达成战略共识。未来,禾麦科技将依托“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的一体化能力,助力福建省建筑设计院实现从规划到运维到施工的全链条数字化升级。
关于禾麦
ENTERPRISE
禾麦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
公司以“开创设备互联、系统互通、数据融合的信息集成新时代”为愿景,围绕信创与国产化替代,拥有百余项发明专利及软著,服务全球5000+客户。在智慧建筑领域,禾麦科技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为“双碳”目标贡献科技力量。
展望未来,禾麦科技将持续深化与合作伙伴的协同,以边缘聚控系统为支点,撬动建筑行业智能化、低碳化的无限可能。